美生活

「建築的本質」是流動與協商,也是解決問題的設計思考(MYDESY0606)

「建築並没有什麼「類別」或「種類」,只有不同情境下,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,以滿足人生在實質上和精神上的需求。」 ──── Christian Norberg-Schulz。

現名為「當代文化實驗場(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)」位於大安區的場所,前身為臺北空總,更早在日據時期是臺灣工業試驗所,由於此地經過時間的轉化歷程,現階段空總正進行許多計畫實驗,思考空間未來可能的方向。

4 月底由實驗建築團隊「負育群帶聚落」舉辦了百人國際講座,現場邀集三組異質跨領域的建築創作者:有探究身體與空間關係、從事建築藝術的法國藝術建築師 Didier Fiúza Faustino;關注自然環境脈動與建築熱力學的 ROEWU architect(絡吳工作室);投注參數化設計、互動設計、跨界解決問題的侯君昊,共同探究實驗建築與空間場域所需要的尺度視野、基進思維、跨領域交會,以重新認識滋養我們的臺北城市土地,進而讓民眾開始思考臺北的未來想像。

講座分享首開先發的是來自英國的絡吳工作室,這是由臺灣籍建築師吳佳芳,與愛爾蘭籍建築師 Stephen ROE 共同創造的工作室,他們的建築創作總是從自然環境運作中學習,在乎身體的感受,思考人與空間、天空、風力的聯繫與關係,運用材料、形式與空間於都市環境中,並重實驗、理論、實務設計去探索氣候與建築的關係。

築構的概念從原生環境中的自然能量-如熱能動態、氣壓、濕度等之間的關係中生長演化,讓建築與地形、氣候、人們的生活型態有共享場域的緊密性。

吳佳芳建築師的作品之一,是在宜蘭羅東的「竹森之屋」,外觀從臺灣的鐵窗文化發想,運用竹子排列組合創造亂流模式,以角度的變化一支支組構在建築之外,形成竹幕,其設計隱藏住接頭,讓竹子看起來像漂浮在風中的視覺效果,就像建物主體長出了綠色生命,也讓居住人們的隱私受到一層保有對外聯繫的屏蔽,而竹幕的間隙也能讓陽光滲透進室內空間,減少屋內對電、燈光的依賴。

此外,絡吳工作室也曾經研究愛爾蘭碎石的碎風古代機制,在建物接面、公共地面層和開放性之間,廣納陽光照射的角度面向與風吹拂的流動路徑,視覺美學上也令人想起那觸摸不到的風。

而建築會因著環境氣候的變遷、季節轉變有所影響,此外,更應該將科技對建築和文化的影響納入建築構思的設計案一併思索,讓建築穿透屏障(boundaries),去設計讓人體肌理皮膚般的建築,回應土地與不同人的需求,讓人們尋找最舒適的空間。
 
緊接著是侯君昊講者對建築的分享,他從「解決問題」、「設計科學」的角度談論建築主體。

Architect – noun – A person responsible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plan or aim.
——Cambridge Dictionary

英文「Architect」在本質的定義上,並非專指設計建築物,而是將複雜的系統做適合的解決方案,意指「負責解決問題,達到特定目的的人」。

侯君昊以如此的概念,在【建築之外】國際講座揭開跨領域的寬廣思維。

眼見不一定為憑,重要的不是表象觀賞用的美感設計,而是利用、抽取某件事物的核心原理做設計,這才是真正的設計科學,也是在建築之外,設計構想概念的同時,必須下足的功課。

他不只是談建築,而是將「解決問題」的核心價值,放置到人類文化裡,在設計之前,對人類自我的認識了解,必要的接觸是關於社會學、心理學等,對人、與世界的理解。
 

主題分享的第三場,由法國建築師 Didier 接棒主講,他的建築藝術形式多數時候是對社會回應的宣言,在建築之外,帶領公民面對體制、顛覆制度。

建築是種表態 是拋出社會議題的中介質
早在移民問題還沒有在國際話題上受到矚目時,Didier 就以建築作為呈現問題的手法,提出當代移民議題:國家與社會要如何保障移工?在體現問題,拋出議題的同時,他說建築作為提問並非是找尋解決方法,重點在於點出問題、「議論」問題、探討問題,讓社會去思索我們面臨什麼問題?而這些命題都包含與建築密不可分的土地價值意識,以及社會建築之間的種種問題。

建築是協商的空間
Didier 把人體、動線、環境、物件都看成一個個單獨的介質元素,把這些要素重組,建築就成了另一種樣貌,而建築成了可以重組(Re-organization)的姿態。

然而不只是重構,Didier 也將某個單一的建築元素拉出來放大,做成建築創作的主體。

2001 年 Didier 在葡萄牙的作品「Stairway to Heaven」(通往天堂的階梯),即應用國宅公寓的樓梯間轉化為藝術作品,以面對城市裡頭社會文化層面的空間/領域建構,展現了他的政治和道德觀點。樓梯從個人的,封閉的轉變為公共、藝術主體性的,他將樓梯作為模糊的界線,空間之間曖昧的、沒有正式身分的轉折,當作對社會議題提問的依據,相當具有啟發性。
 
建築之於拋出問題,在提問與空間曖昧之間,Didier 讓我們重新想像「建築」的可能,以及未來我們如何跨越、出走,走到出建築以外的想像裡。

講座引發現場熱議 促進民眾與主講者們的聚焦對談
整場座談透過環境氣候變遷的設計、教育者談論設計初衷,以及藝術概念回應社會議題的建築手法,讓現場觀眾無不對「建築」二字有更廣闊豐富的認知與理解,進而對空總或臺北城市的想像有更多層次的思維。

建築是詮釋意識的一種手法,那是美學的延展,亦是概念的體現,包覆著人們的生活,也讓人們對環境土地和自我身體姿態開始想望兩者之間的關係,並啟發民眾思考未來理想城市的實際提案。

有民眾提議空總可以當作實驗教育大學場地,也有不少人支持空總維持現狀,一種原真保有歷史韻味的場域,也激起民眾對空總建物調整的新思路。

這場以建築為出發點的國際講座,是對民眾和社會拋出一個城市想像空間的機會,更促成跨領域建築人與在地民眾的面對面會談,而講座所引發的話題,也將會在暑期七月、八月接續的工作坊與國際講座中,繼續再探人民居住、建築實驗與城市之間的關係。

臉書粉絲頁:負育群帶聚落 Collective Negative Space Village

Copyright © 2024 by 百成廣告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